綠景行工藝路線介紹
一、黑臭水治理
案例一:寧波首創環境廚余垃圾處理廠區人工湖黑臭水治理項目
1.項目介紹
寧波首創環境廚余垃圾處理廠區人工湖黑臭水治理項目,人工湖面積大約1000平米,水深2~3米,水體呈現嚴重黑臭,水體表面死亡藻類漂浮,感官效果極差。通過與首創環境相關部門負責人溝通情況后得知:人工湖早先是廠區的固有湖體,新建廠區時候得以保留,同時周邊設計了園林景觀,湖水黑臭與周邊景觀美觀嚴重不符。作為廠區唯一景觀水體旁邊就是廠區的辦公區域,該廠區是世行項目,各級領導經常到廠參觀,因此解決湖體黑臭問題成了擺在首創環境面前的突出問題,治理迫在眉睫。
2.治理思路
我司對湖體水生態問題進行了系統分析,通過交流讓業主清楚了解導致黑臭水體的主要因素是湖底內源污染(底泥污染釋放+厭氧反應),同時湖區接納廠區的部分雨水也是污染源匯集的重要來源。隨后,業主又提出新的要求,在不排水清淤的情況下實現水體的黑臭治理和生態修復,這又給項目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接受業主的委托后,針對業項目的特殊性和技術難點綠景行技術團隊第一時間完成了技術方案編制,制定了以底泥礦化修復技術為核心的水生態修復技術方案。
工藝路線
綠景行技術團隊,對該項目進行了為期半年的水質跟蹤,分析評判底泥礦化修復技術對水質改善的作用。通過業主提供的檢測數據,治理前湖水COD 130mg/L,治理后COD 降到60 mg/L,去除率為53%。治理前氨氮14mg/L,治理后6 mg/L,去除率57%。水體其他各項指標通過生態系統的逐步改善,均有明顯改善。
DO、ORP、透明度、PH變化曲線
案例二:
1.項目介紹
介紹案例位于山東省,項目為一湖泊黑臭水體治理項目,水域面積約20萬平方米,水體周邊發現污水排口,底泥淤積嚴重,并且呈現出濃黑色,臭味濃重,漿液狀態。
經過檢測,水質突出問題是:
屬于重度黑臭水體,水體呈現黑色,臭味較重,水體透明度不足5厘米;水體水質與地表水質IV類指標比:COD超標2.6~3.9倍,BOD超標2.6~4.6倍,總磷超標14~16倍,氨氮超標6.2~11.2倍。
水體主要污染來源為點源污染入湖的兩處排污口,初期雨水面源匯入污染以及底泥淤積造成的湖內源污染釋放。
項目現場實際照片
2.治理思路
我司治理思路從我司研究、總結多年的水生態系統正向演替規律出發,采取分期治理的策略,以截污治污為基礎,底泥礦化修復為重點,生態建設為提升,天人共力修復為保障的長效治理措施實現該水體的長治久清。
治理思路及工藝路線
根據項目實際需求及情況,我司進行了專項方案對比,力求最高效、經濟的方式達到建設方的預期:
二、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
內江市沱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及運營維護PPP項目-玉帶溪、太子湖水生態修復及景觀建設工程
1.項目概況
玉帶溪明渠段1.88km,玉帶溪北段:長1.07km,寬約5米,0.75km,位于成渝高速與內宜高速立交橋下,0.32km,現狀為拆遷區域,未來規劃為行政辦公設施。玉帶溪南段:長0.81km,寬50米-70米,現狀兩側為村莊、農田,規劃為居住用地,容積率1.8-3.0。太子湖:岸線長1.64km,面積3.86ha,現狀周邊為村莊、農田,規劃為生態公園。
項目調研、分析
2.治理思路
項目玉帶溪段設計及實施以生態為先導,以理水為核心,透過生態工法的有效運用,溪流自然形態的勾勒,生物多樣性的構建,以恢復成老內江人記憶中蜿蜒潺潺,晶瑩剔透的自然溪流為目的。在此基礎上注入活力與文化,做到“水皆縹碧,千石見底,綠蔭兩岸,此景入情”的城市公共綠地空間;項目太子湖端采用生態親和度較好的灰綠設施結合運用人工濕地凈化污水廠站污水,可為水體進行生態補水;新建循環泵站促進湖水循環,提高水動力;通過岸坡改造、水下森林構建、修正湖濱帶提高生物多樣性;項目治理過程中以問題為導向,綜合治理,打造出了“湖光山色,生態休閑”的湖泊濕地公園。
綠景行專項水生態生境評估
生境、景觀方案設計
項目實施過程及完工實景
此項目得到了當地各界人士的認可,其中影響力較大新聞媒體對此項目驗收進行了報道,點擊下方鏈接即可立即查閱,也可搜索“內江太子湖黑臭水體綜合整治驗收”查閱相關新聞:
https://www.sohu.com/a/448198917_267826
三、水生態修復項目
山西一水生態修復、建設項目
1.項目概況及問題分析
現狀水體由河道、湖區兩部分組成,湖區占地面積約為7.6萬㎡,湖水深度在0.8~ 1.8m左右;河道長2.2km,河槽寬18~90m,水深一般0.7m, 最大深度1.2m;水體普遍存在滲透、蒸發量大、土壤鹽堿化嚴重、水土流失嚴重、水生態缺失等問題。
現場勘察及問題分析
2.治理思路
本案設計遵從自然生態優先原則,利用植被種植毯、植被金屬筐等生態工法構建生態湖岸;布設湖水凈化措施和面源攔截措施,防止水體富營養化和鹽堿化;構建水生植被群落結構,營造穩定健康的水生態系統,打造水清岸綠、寧靜優美的湖泊景觀。
水生態修復專項設計
四、水生態智慧運維項目
北京溫榆河支流老河灣水生態運營養護項目
1.項目概況
此項目2013年進場開始實施,治理區河道長1730m,寬約70m,當年完成黑臭水生態治理的工程實施并進入運維,運維方案遵循綠景行LSTT技術體系進行了針對性設計。
綠景行水生態修復、運維要點
2.項目亮點
此項目秉承科學監測、分析,合理制定生態治理方針的策略,堅持合理、全面的運維理念,從2014年已運維至今,順利運維八年。八年間,項目運維得到了各方認可,使得治理、運維區域初步擴大,項目水質、景觀效果穩定、持久。2016年項目還受到了央視的關注,對此項目進行了專題紀錄片的拍攝。